同济大学四项举措促进毕业生就业(2015年第6期)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5-07-30浏览次数:332

围绕“充分就业、有力择业、满意职业、奉献事业”的工作目标,同济大学坚持早启动、早规划、早落实的工作方针,采取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协同推进基层就业、分类指导生涯规划、校院联合开展帮扶等四项举措,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2015年,学校共有毕业生9437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314人,硕士毕业生4297人,博士毕业生731人,专科毕业生95人。截至2015年7月17日,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4.0%,其中博士生93.42%、硕士生93.87%、本科生94.21%,专科生93.68%,在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的背景下保持了去年同期水平。

一是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平稳就业。学校重视以合作促就业,通过建立校内外就业实习实训基地、与地方加强人才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就业市场、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促进毕业生平稳就业,2014-2015学年新增“校企共建实习基地项目”11个(目前基地总数241个),并与常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等地方部门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同时,学校重视通过常规的综合招聘会、专业招聘会以及校园专场宣讲会等传统互动形式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2014-2015学年共举办2场综合大型招聘会和4场专业招聘会,吸引了741家用人单位参与,共提供岗位3555个、需求22160人;此外还分别在嘉定校区和四平校区举办了369场专场宣讲会,较上一年增加了37场,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宣讲会总人数超过28000人次。另外,学校还积极利用网络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截至2015年7月17日,共有3816家招聘单位在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上发布全职与实习招聘信息,为2015届毕业生提供招聘职位共计10210个,总需求数达92177人。

二是协同推进基层就业,开阔毕业生择业视野。在不断总结前期经验和完善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国家和地方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和新部署,加强观念引导、发挥育人职能、创新推动模式、丰富服务内容,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体系的纵深建设。学校通过与各地区组织部建立“定向考试录用选调生机制”、与各地区人事局签订“人才服务合作协议”、与西部重点单位签订“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协议”等多形式合作方式,加强合作、建立定向人才引进输送机制、完善适时的校地互访会晤机制,全面促进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14-2015学年,共有广西省、四川省、北京市、辽宁省、江苏省、安徽省、重庆市、吉林长春、宁波北仑、山东烟台、湖南长沙、甘肃武威、成都龙泉驿等超过40个地区的人社局和组织部通过现场招聘和网上报名的方式前来选拔优秀毕业生。同时,外交部、海洋局、海事局、安全局等政府机关,也相继到校招贤纳才,现场开展推介活动。截至2015年7月1日,学校实现包括“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和“村官计划”等在内的2015届基层项目就业共661人,2015年上海市选调生报名毕业生194人、政审13人;包括江苏、福建、广西、四川、吉林、湖南、武汉、重庆等省市选调生有近300位毕业生报名,政审25人。后续各地区选调生、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基层就业项目的推荐和政审工作正在稳步进行。

三是分类指导生涯规划,丰富生涯教育形式。在调研了解学生生涯发展现状与需求基础上,学校通过生涯教育全覆盖、落实院系定点、提供多元分类职业生涯教育形式和指导方式,引导学生健全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观,拓宽就业择业视野。在职业生涯课程教育方面,学校依托《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授课,本学期共覆盖本科生总计5716人(其中创业教育主题课程总计24学时,生涯规划主题课程总计52学时),通过《职业发展与自我管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等通识教育课程(7个授课班级)吸引290人次选修。在职业生涯教育宣传方面,学校持续举办生涯教育讲堂特色活动,将来自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联合利华集团、智慧云传媒、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会等单位的共15位嘉宾在同济生涯大讲堂中的精彩语录制作成《同济生涯教育讲堂》手册供学生取阅,至2015年7月上旬共印制5期,发放总量约20000册。在文明离校教育方面,学校通过毕业生毕业典礼和各类毕业季主题活动,引导各院系开展主题“毕业纪念周”为毕业生提供倡议示范、交流互动、纪念感恩、精神传承等富有深意和积极影响的活动,在毕业季主题系列活动中面向本科生共发放5000本《2015同济学子生涯访谈录》,还制作了52名2015届优秀毕业生展板在校园内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此外,学校重视通过就业信息网、微博、微信以及学生职业与发展协会,引导学生参与生涯规划、企业参观和求职讲座等丰富多彩的生涯教育与实践活动。

四是校院联合开展帮扶,积极组织就业援助。学校以学生在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壁垒为着眼点,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经济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手牵手”活动进行帮扶,自2005年以来服务对象总计超过500人,为需要帮助的大学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服务。本学期,第十期“手牵手”计划共有26名同学参加,针对同学们在需求调查中集中反映出的经济困难、求职能力相对不足、职业生涯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自信心、人际交往等能力提升需求,学校为同学们安排了主要包括讨论会、职业倾向测评、事业起航课程与工作坊、企业参观、搭建网络小组,推送校园信息、共享生涯教育资源以及线上相关咨询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截至目前,包含8名新疆生源学生在内的29名第九期“手牵手”活动成员顺利完成项目并均已落实了就业岗位。此外,学校根据加强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的政策精神和要求,积极动员各院(系、所)认真做好29名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发放工作,并对未就业毕业生和未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认真的排摸统计,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困难,努力做好此类毕业生的协调帮扶和就业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