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学校情况概述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22-04-29浏览次数:847

【概况】同济大学设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13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约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4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55万余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14人,硕士研究生11319人,博士研究生7265人。另有国际学生2088人。拥有专任教师2792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9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4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特岗)教授42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01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20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其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77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2021年,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迎接中央巡视及落实整改等工作紧密融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三新一高”战略部署,大力弘扬“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学校改革发展,制定《同济大学党的建设“十四五”规划》,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整改的指示精神,履行巡视整改政治责任,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强化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全面完成巡视集中整改期的各项任务。修订学校章程,新制定修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三重一大”实施办法等校级规章制度文件60余个。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三级制度体系架构,完成首批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院建设与评估工作,获评上海市高等学校依法治校(2016-2020年)创建成果一等奖。

落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始终将师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运行“师生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师生每日数据采集全覆盖、离沪报备全覆盖、进校权限全管控、身心健康全关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综合演练,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年共接种新冠疫苗共计10万余剂次。

开展两轮校内巡视,提前完成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党委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目标。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专项巡察深化整改。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在电信、建筑、交通三个学院成立三级学生党委。发展党员1591名,较2020年增长28.8%,其中,发展专任教师党员19名、本科生党员622名,新增专任教师入党申请人22名,均创近年新高。建立基层党委意识形态工作清单,制定《中共同济大学委员会二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将考核结果纳入二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选聘特邀宣传督查员,强化各类理论学习和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制定《同济大学大学文化建设“十四五”规划》。深入挖掘同济革命历史和红色基因,发挥校史育人作用。编辑出版《同济英烈》(第二版),完成“同济三部曲”收官之作话剧《铸诗成剑》,编创首演民族实验歌剧《志丹,志丹》和同济版《霓虹灯下的哨兵》,制作“同济红色记忆”系列视频,生动展现同济人在党的领导下投身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学校获评教育部“校园新媒体十佳共建高校”、人民网“高校社会影响力榜单十强”。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建设教育部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专题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聚焦“急难愁盼”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广大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情况,其中光明日报两次聚焦报道(整版报道一次)。

制定《同济大学学科建设“十四五”规划》《同济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审核与动态调整办法》,获批2021年度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和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类别,完成增列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法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知识产权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申报工作。制定《同济大学交叉学科专项建设管理办法》,加大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力度。启动新一轮9个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新增“飞行器力学与控制”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1个。

首轮“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整体评价各项指标全部为“显著”,建设的7个一流学科均获得“显著”或“较为显著”的评价,新增“生物学”一流学科。编制《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2021-2025)》,实施“2+8”一流学科领域建设布局,以一流学科带动一流交叉学科领域(学科群)建设,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

加强医学顶层设计,开展沪西校区整体修缮,医学院整体搬迁至沪西校区办学。制定《同济大学关于提升附属医院创新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探索新医科创新发展道路。

制定《同济大学人才培养“十四五”规划》,《同济大学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展同济大学2021教育思想大讨论制定,实施一流人才培养专项系列行动计划。建设符合“三新一高”要求的更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新时代一流人才。制定《同济大学教材建设规划(2021-2025年)》《同济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等。15本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同济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特等奖(《高等数学》)1项(高等教育类共4项),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作为合作完成单位获得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董鉴泓教授分别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4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位列上海市高校第二位。新增获批23门上海市一流课程,并列沪上高校首位;新增29门课程获批2021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和力学、化学分别获批教育部第二、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其中获批理科基地数量并列高校第6。创新建设思政课课程群,自主开设“中国道路”“人民城市导论”“改革开放史”等思政课,打造同济特色思政课品牌。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获批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编制加强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将体美劳评价指标纳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2.0,突出学生综合素养和核心能力评价。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大学美育教育体系,构建知行合一的劳动育人体系,实现劳动教育全覆盖。学校获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入选第五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同济大学“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学城、产城、创城”融合的双创教育经验被写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学生获全国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3项。

推进“三全育人”从试点到示范。设立学生校务助理岗位,创新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平台路径。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质增效,实现试点工作在31个学院全覆盖。出版“三全育人”工作案例集,《同济大学“四个落实”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获教育部简报专题报道。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2021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0%,重点领域就业比例69.8%,326人赴西部就业,2人赴西藏基层就业;成功推送18名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502名毕业生赴QS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继续深造,占升学总人数的19.7%。《着力“精准”输送毕业生服务国家需要》入选教育部百个“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制定《同济大学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质量的若干意见》,实施《同济大学“十四五”及中长期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发展规划》。启动2021年度学科自主原创基础研究项目,培育基础研究“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培养一批潜心基础研究的专业化队伍。2021年,学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7项,总直接经费约3.5亿元,居全国高校前列。获批1项重大项目,联合申报并获批2个基础科学中心;获批3项原创探索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获重点类项目18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2021年项目12个,获批干细胞研究领域项目3项,占全国总数的10%。新增“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学校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建设两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的高校;新增1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基本完成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学科全覆盖。

在生命医学、物理科学、新材料制备、大洋钻探、城市交通规划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在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遥感空间信息等方面取得标志性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0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2项;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唯一)。在高水平期刊及其子刊上发表顶级论文71篇。

深度参与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建设,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全力支持黄河流域大保护、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研制高分辨率三维地形DEM和光照产品,为我国月球极区探测选址任务提供高精度的数据支撑。磁浮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600公里时速高速磁浮列车交通道岔的研制和技术验收,承担国家铁路局的高速磁浮车辆通用技术条件任务。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牵头建设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布局建设上海同济深海科学研究中心。无人系统多体协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十四五”储备项目。

2021年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重点项目2项,创历史最好成绩。获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实验基地和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智能社会治理研究新高地。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能力有新突破,首届“上海市优秀智库报告”获批数量名列上海高校第一;决策咨询信息采用情况评分位列全国第四、上海市第一。

制定《同济大学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注重优秀教师先进典型选树,汇编《身边的“大先生”——同济大学师德故事(一)》;艾自胜等18位教师荣获“上海市育才奖”。拍摄《礼敬吾师》宣传片,制作获奖教师、荣休教师宣传视频。

构建“一门式”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打通引进、培育、服务、评价全流程。2021年累计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174人次。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同济大学增选两院院士达5人,创历史新高。其中,李杰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昌俊教授、朱合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赫尔佐格、贝斯科斯两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吕西林院士当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风亭教授当选非洲科学院院士。新增国家级杰出人才18人,其中长江特聘/特岗/讲席8人、杰青7人、科技创新领军3人。新增国家级青年人才46人,其中青年长江4人、青年拔尖10人、优青/优青海外32人。新增上海领军人才(海外)103人。2021年长聘体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申报491人。开展交叉学科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试点工作,鼓励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科技创新突破口,培育新兴交叉领域重大原创突破。全年共招收博士后301名,在站博士后数达到823名。

制定《同济大学国际交流“十四五”规划》,2021年共举办线上线下国际会议24场,签署合作协议110份,“同济大学国际本科生高中校长直推项目”合作高中增至12所。布点建设“全球分布式校区”,挂牌“同济大学海外招生基地(佛罗伦萨)”。进一步发挥平台学院功能,中德工程学院、中德学院顺利通过德国联邦教研部评估。召开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打造中德合作2.0版,以“中德联合研究中心”为载体,发挥智能科技和绿色发展学科优势;筹备成立中德博士生院和欧洲与德国研究院。

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优化财力资源配置,加强内控建设,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完善采购管理制度等风险防控机制。完成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深化后勤改革,成立后勤管理与保障处。推动公用房全额成本核算工作。

完成“2021年度十件实事”项目。制定《同济大学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本研一体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解决卡顿、浏览器兼容性差等问题。围绕教职工急难愁盼,新增一批教师公寓;深化基础教育办学内涵,新开办嘉定附属实验中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实质性推进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实验学校建设。

制定《同济大学基本建设“十四五”规划》,稳步推进建设四平路校区彰武路研究生公寓(三期)、嘉定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等10项基建项目,完成基建总投资6.287亿元。完成嘉定校区人行道绿色安全改造示范工程和嘉定校区学生公寓灯光改善示范工程等。

 

学校重大事件和活动

【同济大学学者揭示心跳“中枢”的调控网络和标志物】同济大学学者从单细胞分辨率水平解析出了窦房结起搏细胞的核心基因调控网络,同时发现了窦房结起搏细胞的潜在重要前景的生物标志物。上述研究工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同济大学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月1日,同济大学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在人工智能与通信领域携手合作,协同开展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助力。

【同济牵头的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启动】3月25日,由同济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参与承担,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启动会在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举行。会上,由潘云鹤等10位院士及知名专家共同组成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同济大学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成立】4月10日,同济大学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将整合多学科力量,联合国际国内多方资源,主要围绕“新城发展理论、新城规划设计、大数据与智能新城”三个方向开展研究,着力破解上海新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点痛点堵点,全面服务上海新一轮新城战略。

【同济大学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月14日,同济大学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人工智能、智慧交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共同开展高质量科研攻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

【同济大学首开“人民城市导论”课】4月20日,同济大学“人民城市导论”课开讲。党委书记方守恩讲授了这门课程的绪论部分,从人民城市的理论缘起、人民城市的本质属性、人民城市的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展开。该课被列为选择性必修课,进行先导性探索与尝试,逐步积累有益经验,学校一批与城市建设发展直接相关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将参与授课。

【“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成立】4月23日,由同济大学提议,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华东八校”共同发起组建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成立。联盟将发挥长三角高校优质资源的优势,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同济大学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月13日,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战略协同、共同发展”的原则,同济大学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集聚与培养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等领域通力合作,共同建设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同济大学获批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6月10日,同济大学获批2个课程教育部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4门课程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课程相应的负责人和教学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牵头的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被教育部列为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单位。

【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揭牌成立】7月10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为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将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一首要目标,开展数字城市前瞻性、综合性和基础性研究,打造数字城市研究的高端智库,培养数字转型和数字治理人才干部,为上海和全国全面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撑。

【同济大学与虹口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7月14日,同济大学与虹口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医疗要素配置、科技产业支撑、规划设计研究、教育资源提升、区校党建联建、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体教融合发展等七个领域开展合作,为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与同济大学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 7月14日,由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与同济大学共同举办、以“智慧城市和知识产权”为主题、为期两天的国际知识产权论坛在同济大学开幕。论坛开幕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与同济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知识产权法硕士项目第二期谅解备忘录。

【黑龙江省与同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8月6日,黑龙江省举行省校合作推进会暨集中线上签约仪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与同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同济大学与长沙市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9月6日,同济大学与长沙市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务求实效、共谋发展、战略共赢”原则,全面开展创新合作,共同打造高校服务地方创新、地方助推高校发展的典范。

【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9月23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在苏州举行。会上,作为一体化示范区重点项目,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助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深入发展。

【同济大学与杨浦区人民政府签署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协议】9月30日,同济大学与杨浦区人民政府签署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区校双方进一步深化“三区联动、三城融合”,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区校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和杨浦区“四高城区”建设,携手奋力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汪品先院士当选全国道德模范】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同济大学5位教授当选院士】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蒋昌俊教授、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赫尔佐格、贝斯科斯两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同济大学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1月18日,同济大学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惠、共赢发展”的原则,将共同致力于加强大飞机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和基础能力建设,携手攻克制约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为推动我国民用航空事业发展、助推航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