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聚焦可持续发展主题深耕中非合作,推动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24-10-18浏览次数:48


同济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落实教育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工程”,持续升华国际交流合作内涵,坚持发挥高等学校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作用,深度服务国家中非合作战略需求,为建设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同济方案。

搭建国际平台,实施联合人才培养。一是学校调动环境、规划等优势学科力量,2002年起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同设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面向全球开展环境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生培养。2015年起,学院开始承办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项目,迄今共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定向培养了317

政府官员。学校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已吸引来自肯尼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60多个国家的4000余名学生参会,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同济实践方案在非洲青年学子中的推广。二是学校以援非能力建设为支点,面向非洲国家领导者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不断提升学校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先后组织召开非洲绿色城市规划与南南合作市长研修项目、非洲青年人才环境领导力建设项目、国别环境问题解决方案专题技术训练营等亮点活动,提升非洲国家青年环境领导人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支撑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学校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人居署自2015年起连续举行“非洲绿色城市规划与南南合作市长对话会”,邀请到科特迪瓦特阿比让市、尼日尔尼亚美市、喀麦隆雅温得市、乌干达坎帕拉市、肯尼亚内罗毕市及基央布郡、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市、津巴布韦哈拉雷市、赞比亚卢萨卡市、坦桑尼亚姆万扎市、马拉维利隆圭市、苏丹喀土穆市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市长、副市长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参加研讨,有力推动了非洲绿色城市发展进程。三是以高质量对非人才培养为重要抓手,涵养了一大批国际组织和政界高层友人,包括埃塞俄比亚副总理梅孔嫩、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普费、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谢里夫、联合国副秘书长施泰纳、圣多美与普林西比经济部长拉莫斯等。同济大学非洲国家毕业生在各自国家政府、高校及国际组织的任职率高达75%,活跃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驻非机构、非洲各国政府部门、全球知名高校和企业等处。学校持续通过校友见面会、校友专访、校友邀约等方式多渠道发挥学校对外学术影响力,在土壤污染、固废管理与资源利用、电化学、水污染治理等领域推动实施中非合作项目,为加强我国与非洲国家友好合作关系、服务国家对外援助战略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强化科研合作,服务重大工程建设。一是学校牵头设计建设了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新非洲联盟会议中心。20075月商务部主持的项目方案设计公开招标中,学校教授团队方案成功中标。新非盟会议中心项目作为胡锦涛主席于200611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中国政府加强对非合作八项举措之一,是中国政府继坦赞铁路之后对非洲最大的援建项目。项目于2008年初开工建设,2012128日落成。此后,非盟总部综合服务中心继续由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是中国政府继非盟总部会议中心之后,向非盟委员会援建的又一经典项目。项目于2018年底竣工,项目交接仪式在非盟总部举行,时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应邀出席,并为项目剪彩。2020年,任力之教授团队再次中标非洲标志性建筑——中国驻非盟使团新建馆舍工程。此外,学校多年来持续为非洲发展输送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助力蒙内铁路、非洲电网建设。二是为支撑非洲国家绿色发展,学校组建了气候变化与环境管理团队,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关键问题,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参与非洲环境治理,推动南南合作。针对东非地区国家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饮用水安全、水资源管理、河流污染治理等环境问题,在非洲开展“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非洲环境合作项目”“东非地区饮用水处理技术示范项目”“气候变化下的可持续城市供水项目以”“城市黑臭水体及河流污染治理项目”等一系列集解决应用难题和凝练科学问题于一体的科研项目,充分发挥我国在相关环境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结合非洲新场景开展研究,帮助非洲城市制定了解决供水危机的相关策略和方法,有力地促进了肯尼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水处理技术能力的提升,为非洲近千万人口的安全供水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三是学校牵头开展的面向非洲国家的技术合作、能力建设及援建示范工程,作为南南合作的典范项目,发布在2019年举行的第15届非洲环境部长会议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非洲环境合作项目报告》中。工程共涉及17个中方团队和16个非洲国家,包含综合试验示范区、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各种形式。培训了1000人次当地技术人员、农民、项目管理者、年轻教师和学生,获得联合国副秘书长施泰纳先生以及欧盟驻非盟办公室、马达加斯加环境部、中非共和国环境部、喀麦隆驻肯尼亚大使馆、联合国减灾办公室、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代表的高度评价。相关教授因对非合作成绩显著,2013年获得联合国南南合作特别贡献奖,2020年当选非洲科学院院士。

凝练合作经验,打造特色合作范式。一是学校积极打造多向融合、共赢发展的合作新体系,不断谋划新型合作范式,为中非合作的深化注入强劲动能。作为推动中非关系的重要一环,学校长期以来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沟通,主动设置议题,举行各类专业会议,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吸引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政府代表的支持,在科技部、中国科协、生态环境部、国家气象局和上海市科委基金等的支持下,发布《气候变化下的可持续城市供水:来自南部非洲和中国典型城市的经验》《气候变化下的可持续城市供水》《中国—非洲环境合作项目-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及报告,帮助非洲官员深入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和创新治理模式,为他们在本国的技术实施与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二是学校积极推动与非洲伙伴机构的知识共享与学术合作。学校与内罗毕大学、马赛马拉大学等建立交流互访、联合研究、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合作渠道,在环境保护、城市化进程、能源转型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合作研究。通过举办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对话会、中非绿色发展研究计划、中非环境论坛等重大活动,共同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实现知识共享,为两地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了实践与创新的平台,促进了中非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环境学院科研团队从2017年起深度参与联合国环境署主办的《全球环境展望(GEO)》系列会议,学校于2023年主办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牵头制定GEO的目标、功能、设计标准和实施过程,主导建立GEO的治理和实施结构,规划有关治理及执行结构以制定相应程序,面向全球出台标准。三是学校还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战略,利用学校牵头建设的UNESCO亚太遗产中心,与非洲世界遗产基金会等多个非洲地区的合作伙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以培训、科研等多种方式实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提升计划。2024年,机构发起的“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为非洲国家多个遗产保护案例进行颁奖和推广,积累了大量范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