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同济大学针对线下活动暂停、工作场景转换、毕业生求职困难增多等问题,快速响应、积极谋划、整合资源,在业务办理、生涯教育、招聘活动等方面布局就业工作,实现就业工作全面向线上转移,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就业服务。
转换场景,空中招聘“不打烊”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取消所有线下活动,升级通讯技术和网上平台,做到空中招聘活动“不打烊”。制定《同济大学2019-2020第二学期春季空中宣讲会管理规定》《致用人单位关于提升直播平台功能利用与有效互动建议温馨提示》等文件,精心设计线上宣讲会。截止4月,已有近50家单位举办同济大学空中专场宣讲会,参与学生超1700人次;举办大型空中双选、“文科、经管、教育类专场”“土木专场”等各类空中双选会4场,与长江大学合作举办一帮一专场招聘活动,与卓越联盟高校合作举办湖北专场、女大学生专场等线上招聘活动,参与单位超过800家,提供需求人数超过6万人。同时,积极引进和宣传教育部、上海市、央视“国聘”行动等招聘平台资源,通过网站、公众号、微信群全方位落实教育24365校园招聘服务平台的宣传工作。通过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同济就业微信公众号、就业工作微信群(教师)、毕业班班级联络人微信群(学生)、手机短信等传统和新兴通讯方式,开展矩阵式就业信息推送,确保信息传递的到达率。自2月以来,“同济就业”微信公众号共推出 336 篇推送,阅读量累计超过43万人次。
加强研判,提升服务针对性
为切实掌握2020届毕业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动态和需求,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协同各二级学院开展学生校外就业实习情况排摸,并实施《疫情防控期间同济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累计回收问卷超过 8000 份;结合疫情形势,对有出境升学意向的毕业生的出境目的地、安排和进展情况以及存在困难进行调研,同时比对2019届出境升学数据,形成相关报告,预判风险点。对于有困难的毕业生积极提供协助与支持。特别设立“手牵手”抗疫专项帮扶项目,针对湖北籍毕业生开设电话热线和线上咨询渠道等求助渠道,结合毕业生实际提供就业困难帮扶方案。校院两级持续开展2020届毕业生一对一就业援助工作,在全面排摸的基础上,逐层梳理重点关注对象,为帮扶对象提供就业政策解读、职业咨询、线上求职技能辅导、就业岗位推介等服务。
整合资源,提前布局生涯教育
针对当前形势下,毕业生线上求职准备的辅导需求,以及其他在校生生涯规划的需求,同济大学迅速整合各类线上资源,对接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队伍、校内外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师资源,推出“云上学习:生涯规划一键启动,走向高手成长之路”专辑,根据分层、分类指导原则,按照学生学习阶段和生涯发展需求,整合入门级、提升式、拓展化三个层次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学习课程包,满足学生不同阶段和方向选择的辅导需要。2月以来,校内生涯教育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简历辅导及职业咨询等服务超过 200 人次;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组建直播授课团队,开设系列直播课,活动累计超过6000人次观看。积极推进生涯教育资源的电子化,原创音频、视频生涯教育资源阅读量超过6000人次。疫情防控形势下,“同济就业”微信公众号推出“特殊时期,同济就业陪你战斗到底”特辑,“同济人在一线”“名企高管话生涯 ”“就业答疑室”等新栏目。
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面临新的挑战,也存在原有问题更加突出的情况,比如:第一,意向出境毕业生规模较往年持平,但受全球疫情影响,毕业生出境的落实率堪忧;第二,部分湖北籍及存在残疾等特殊情况的毕业生反馈存在求职困难;第三,毕业生由于考研结果不确定和其他学业问题,导致求职积极性不高,主动暂缓就业,“二战”与“慢就业”现象更加突出;第四,同一用人单位参与各渠道组织的各类招聘会,实际招录职位未增加,影响毕业生求职效率。对此,从高校就业工作一线的角度也提出一些建议:第一,适当延长高校的初次就业率统计时间,以便于充分反映本届毕业生各类去向的落实情况;第二,指导各地选调生招录后续工作、高校考研复试工作尽快开展,避免相关意向毕业生持续观望;第三,进一步延长春季招聘活动时间,鼓励用人单位继续招聘出境不成、考研落榜的毕业生;第四,对单位招聘湖北籍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出台有导向性的激励政策;第五,对24365等就业服务平台的各校毕业生参与情况进行反馈,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效率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