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17年工作要点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7-03-15浏览次数:1189

 

2017年同济大学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建设,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校“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扎根中国大地加快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集中力量抓好五件大事,提升核心办学能力

1.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回归教育本质,把握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按照中央31号文件和总书记讲话要求,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都要体现思想政治的要求。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推进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建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加大资源投入,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申报和建设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打造同济大学思政理论教学品牌。系统设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积极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明确一位党委副书记分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其他班子成员结合业务分工抓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制定和完善外籍教师和海外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办法。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完善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进一步加强院系党委(党总支)领导班子建设,推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2.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开展好实验室安全专项整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积极防范、抵御校园非法宗教渗透,做好反恐维稳工作。加强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管理。深入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推动设立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加强党建研究,努力推出一批有价值、有份量的研究成果,为十九大的召开作出理论贡献。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广泛开展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教育,制订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好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努力建立教职工经常性参加理论学习的机制。完善党委常委会集体学习制度,扎实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文章在校内外媒体上发表,营造舆论氛围。定期开展对师生思想状况的调研,抓好对课堂、教材、讲座、报告、学术论坛、互联网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3.办好110周年校庆

110周年校庆为契机,总结办学经验,凝聚师生校友,筹集办学资源,传承学术文化,扩大国内外影响力。举办“可持续发展与大学责任”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及一系列学术论坛,出版110本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著等一批学术著作,推出《同舟共济》舞台剧等一批校庆文艺作品,出版《同济大学史》(第二卷)等一批文史类图书,促进同济文脉传承。依托校友总会及各地校友分会,服务校友、团结校友,举办一系列校友校庆活动。发动校友及社会各方力量,筹集办学资源。

4.制定完成2018年本科生培养方案

按照本科生-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模式,发挥校内外专家作用,做好2018年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研究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管理过程和关键环节,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模式,从知识点分布和师资配置两方面进一步促进思政课程与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衔接和融合。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建立常态化、可持续、可考核的管理机制,完善教学功能,补充教学学术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落实校外企业兼职教师教学任务考评、实习基地教学任务考评,推进实践基地基本数据信息化工作,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5.完善一流大学建设行动方案,加强学科发展顶层设计

加强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结合同济大学实际,科学编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行动纲要,明确“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内涵及关键指标,全面推进各项任务的分步落实。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做好学科建设宏观布局,对学科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完善考核评价、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管,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继续推进“先导计划”学科项目,打造学科亮点,强化跨学科支撑平台建设和学科交叉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学科学位点的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成学位点调整工作。

二、重点推进十方面工作,推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

1.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完善学校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同济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行为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党内政治生活。构建和完善全面监督、专责监督、日常监督、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形成党内监督的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把握和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一步提高执纪审查质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高压态势,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修订完善《同济大学学院党政领导工作条例》,制定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继续开展党支部书记轮训,举办两次教工支部书记论坛,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加强干部培养培训工作,按照要求开展干部轮训,完善培训课程设计,积极选送干部参加各类党校、行政学院培训。

2.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按照《同济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及任务分工,持续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展大部制管理改革,着力推进发展规划部、科研管理部、国际合作与交流部的改革与组建,同时推进机关部门职能优化。改革行政管理服务模式,推进综合服务大厅建设。推进教职工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让教职工在改革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建立健全学校宏观管理、学院自主运行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推进人、财、物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学校服务学院发展的运行机制。落实学院行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将人才、学科、科研等关键指标量化,并纳入班子任期目标体系,完善院系绩效评价和考核。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整合各类资源,推进本科生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同济特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新高考背景下同济大学招生模式改革若干意见》,并在2017年上海市、浙江省本科招生中开始实施。做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统筹,形成以跨学科、前沿性、国际化为特征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加强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完成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以及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专业建设工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四学一量”(学时、学分、学程、学位和教师工作量)改革,完善四级基金体系建设。加强艺术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以学生体质健康为中心,开展体育教学、科研、群体、竞赛、国际交流等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足球教育创新发展机制。依托信息化和学生事务大厅建设,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

4.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师资队伍活力

进一步推进教职员工精细化分类管理体系建设,按照不同类别制定不同系列的岗位职责,实施相应的支持和保障政策,逐步实现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评审机制。修订岗位聘任工作相关文件,实现岗位聘任调整工作常态化。进一步完善、实施校设人才计划,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组织实施2017年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主动出击招聘人才。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精细化服务。探索以学科需求为导向的高层次人才岗位设置。启动在职员工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

5.聚焦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国家战略,推进科研管理体系改革和重大科研基地平台建设

推进科研管理部建设,完善“一部三院”(科研管理部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管理体制,力争2017年到账竞争性科研经费达到20亿元。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管理政策,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的管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科研计划,提高重大项目竞争力和参与度。依托海底观测网平台,牵头推进国家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建设。推进干细胞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中心建设和智能建造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好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加强和世界500强企业的实质性合作,推进“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总结异地研究院经验,完善管理办法,推进“111”计划(建立1个创新示范区,与10个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合作,建设10个重点地方研究院)。加强高端人才培训,积极为地方政府培训各行业人才。推进与港澳台地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继续加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加快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织召开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工作会议,制定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有关政策,鼓励交叉创新。继续推进文科高研院和智库建设。增强资产公司的经营职能,积极推进项目投资。扶植和培育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企业,挖掘学校产业新的增长点。

6.推进外事工作体制改革,形成国际交流合作新机制

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初步形成发挥我校优势和适合我校特点的教学、科研国际合作新机制。以对德合作为重点,发挥对欧合作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与英、美等国高校的战略合作。推进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和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建设。完善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机制,留学生招生保质增量。推进同济孔子学院工作,更好服务学校中心任务。推进国际校区(深圳)与海外校区的建设。

7.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同济文化传承创新

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工作。建设好教育部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京昆)、上海市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四平路校区“闻学堂”建设,在嘉定校区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继续组织开展同济版歌剧《江姐》巡演工作,推进《同舟共济》舞台剧创作并实现首演。继续推进学院、学科文化项目建设,探索学科发展史的研究,推出“同济文化之旅”项目。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加强校园环境治理,推进“无烟校园”建设。加强新闻策划,加强舆情搜集、研判、管控与应对工作。发挥智库作用,加强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送工作的质量。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科研保障系统

加大校区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完善校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嘉定校区学生社区整体收购、维修工作。加强沪西校区的资产管理,推进沪北医学与生命科学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彰武路研究生公寓(三期)及创新创业中心、嘉定校区工程教育及科创中心、嘉定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大楼、同济新村老年活动中心等基本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生命科学大楼设计和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控建设。继续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发挥图书馆情报分析、体验学习、文化传承、知识共享的载体平台作用。推进同济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管理,提升资产使用效益。加强学校节能管理,进一步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推进绿色校园建设。推进后勤管理服务改革,区分保障服务与经营服务,改革财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9.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加快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管理体制机制的瓶颈。推进网上服务办事大厅建设,改进管理服务流程,方便师生群众办事,“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少跑腿”。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设力度,完善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建设安全可控的校园网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仓库、“同心云”平台、网站群平台、一卡通综合管理平台的作用。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强化各单位的责任意识,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10.加强党对统战、群团、老龄等工作的领导,共同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建立全覆盖的统战工作网络,进一步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教代会、工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指导工会做好职工维权、帮困等各项工作,开展丰富的教职工文化艺术活动,加强教职工健康保障等各方面服务。按照《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指导妇工委做好关心关爱女性师生工作,引领女性发展。更好地发挥科协作用,推动师生科学素质提升。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