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综合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促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综合实力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努力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深入推进“四个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德、康、能、知、美”相互融合协调促进的育人体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构建“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全面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指导2018级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实施,精心组织新生教育工作。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和任课教师的协同育人作用。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将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诚信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精心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典礼,发挥重要仪式的德育功能。持续深入开展“五守”教育,不断提升“五守”氛围。
2.优化学生身心健康保障体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加强体育课堂、课余锻炼、运动竞赛、健康教育、体质监测等工作联动,实现体育课程贯通化、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质监测常态化。探索建立不断优化的同济大学学生身心健康基本标准,并不断提高达标率。
3.强化人才培养中的能力意识和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围绕“专业精英”和“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定位,强化学生的能力意识和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未来实际工作需要,探索设计学生的能力结构体系,如专业知识自主获取能力、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调研分析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出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学术交流与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等。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促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践育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持续优化生涯教育模式,提升生涯教育品质。
4.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知识体系。以学生的能力结构体系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内涵,推进新工科和新专业建设,优化知识结构和教材体系。优化学位授权点结构,做好合格评估工作。启动新增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同济学堂”建设。探索科教结合,推进高端人才和前沿研究内容进课堂,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进团队、进课题组。
5.完善美育教育体系。深化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中美育的地位与作用研究,探索提升不同类别人才美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开展佛罗伦萨海外校区艺术教育实践基地专项建设,探索构建工科专业艺术及美育海外实习实践体系。拓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路径,通过《江姐》《同舟共济》舞台剧在学生群体中的演出,引导学生感悟红色文化与同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6.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五好要求和六方面特质,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督导评价工作、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之间的联动。以分类推进校内专业评估为契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采取分流机制、升级中期考核等措施,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质量保证体系“两个信息平台”——“教学状态数据库平台”和“教学质量常态监测平台”建设。
7.结合新形势,加强招生工作。完善招生工作规章制度,加强本、研招生队伍建设,强化招生宣传工作。深化完善“苗圃计划”工作,探索实现分类分层指导。在2017年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实践基础上,加强招生政策研究。努力增加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完善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工作。优化招生工作流程,推进非全日制硕士招考新模式,扩大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规模。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8.夯实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工作综合协调及引进人才跟踪服务机制,提高人才管理服务工作效率。开展院士队伍建设专项和“四青”人才计划等重点专项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加大引进和培养青年后备领军人才力度。创新教职工培训形式并提高培训实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全员培训。
9.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稳步推进人员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强化岗位控制,坚持以事定岗,完善以代表性成果和适应岗位的能力水平要求为主的学术评价机制。制定四个类别评聘的基本标准和岗位职责要求。优化岗位聘任管理工作,推进岗位聘任信息化建设。
10.实施学科责任、专业责任和课程责任教授制度。激活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活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文化氛围。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明确教师课内外工作时间要求,保证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精力投入。
11.建设稳定的专职科研队伍。扩大一流学科团队的数量,建设一批以责任教授领衔的学科(方向)团队。完善用人模式,创新专职科研队伍用人机制。深化博士后制度改革,扩大和提升博士后队伍的规模与质量。
12.切实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完善以人、财、物、教学、科研等为核心内涵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落实学院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鼓励学院探索团队管理考核模式。实行基于校院两级管理框架下的人员分类管理和考核。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考核的评价制度,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框架下的“三个标准”制定及深化落实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建设基于大数据的薪酬和绩效分析等辅助决策平台。
三、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重大战略,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13.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全方位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推进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努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落实和推进“重大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为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4.提高科研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科研分类评价和激励政策。落实科研工作的校院两级管理,激发学院科研组织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和科研服务指导。加强学风建设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15.聚焦重大目标,完善重大科研基地的组织、培育和管理运行机制与考核办法。推进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张江研发基地、临床医学中心建设。积极筹建“心脏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汽车交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平台。
16.深入实施*发展战略,提升服务*能力。初步构建*发展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培育重大重点*,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设,推进*两用技术和*资源互通共享。强化保密意识,做好新标准下的保密资质复审。推进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换版工作。
17.完善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激活院系、职能部处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落实到学校各个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加快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协议的落实。加快推进“协同式集成创新重大专项”合理布局,为学校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提供平台支撑。
18.形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专利等知识产权质量,打通市场需求与科研力量的通道,激发企业需求,有组织地推动成果转化。实现专利等成果的预评估和分类管理,加大对优秀专利等成果的支持。设立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合作投入,支持大成果研发和市场化的二次研发。争取各类资质,扩大社会服务范围。建设科技转化大使队伍和企业转化基地,推进教师企业挂职。建设需求库、成果库、专家库,实现精准对接,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
19.筹办首届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WIEE)。通过模式创新和市场化机制运作,充分争取多方资源,发动和整合全校学科资源和优势,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知名企业和知名研究机构共同发起和筹办首届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WIEE),使其成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的有力推手。
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促进学科整体水平提升
20.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认真分析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充分认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着力在补短板上下功夫,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加快启动学科责任教授、学科方向责任教授队伍建设。逐一做好一流学科的建设方案专家论证工作。实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加强对一流学科的投入。
21.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建设。推进一流马克思主义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争取尽快进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行列。完善和优化学术评价和奖励政策,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一院、两库、一网”智库建设,争取建成省部级平台。构建若干主题明确、具有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特征的研究团队。
22.深入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加强机构间的相互协调,建设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及公共科研平台,实现科研和技术资源共享。探索建立跨学科评价体系,为交叉学科课题申报、成果认定等提供基本保障。推进科教结合,构建交叉学科学生培养机制,优化研究导师队伍,保证一定的研究生招生名额,促进工、理、医、文交叉形成新的学科亮点。
五、整合校内资源,聚焦重点,深化国际与港澳台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
23.依托“全球创新创业暑期学校”,促进创新创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办好2018年度“全球创新创业暑期学校”,力争作为核心成员在“国际创业者暑期联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借助创博会的契机,提升学校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打造创新创业的同济品牌。
24.加强各国际合作平台资源整合,提高平台的辐射作用。整合各平台(包括孔子学院)资源,更好地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服务。促进各平台之间的沟通合作,大力推进跨学科协同发展。进一步发扬学校国际合作的鲜明特色,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借助国际合作平台,打造丰富的具有国际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在校师生提供出国学习和成果展示的舞台。
25.深化优势学科和学科交叉群的国际合作水平,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探索现有国际高端专家及其团队的实质性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国际高端人才(柔性)引进与多元合作模式。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参与国际重大科学计划,促进共同申请国际课题,支持和促进举办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强化土木、建筑、交通、环境等学科现有的国际合作优势,辐射并带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国际合作水平;结合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近期和远期规划,做好各学科及其学科群的国际合作顶层设计。
26.以“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契机,做好国际学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做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工作,全面提升我校国际学生的培养质量以及管理工作。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学院招收国际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拓展渠道、理顺机制,扩大国际学生招生总体规模,增加攻读研究生学生在整体国际学生中的比例,尤其是攻读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数量,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服务。
27.深化与港澳台地区高校战略合作,继续推进特色项目开展。做好各类学生交流项目,推进完成6个重点项目:联合大学(2018上海)、港澳台暑期学校、台湾姐妹校交流部门负责人东北文创活动、暑期移动课堂、创新创意创业活动和香港理工大学课程。
六、深化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28.实施同济精神传承工程。加强校史挖掘,进一步凝练同济精神。弘扬同济人“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家国情怀。挖掘校友故事,加强对同济著名教授的研究,教育广大师生。开展“感动同济”人物评选。
29.推进文化基地和作品建设。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若干创新性强、教育效果好的作品。加强博物馆更新升级。建设智慧图书馆。拓展“闻学堂”。启动嘉定校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策划制作高水平学校形象宣传系列产品,展示学校文化内涵,营造积极向上的外部舆论氛围。
七、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制度与保障建设,确保一流大学建设任务的有效实施
30.深化综合改革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落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一流大学改革的各项任务。深化学校行政体系与行政机构改革,建立与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与规范。完善学校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继续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建设工作,以评促建。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完善采购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梳理行政管理服务流程,继续推进综合服务大厅建设。探索科技金融支撑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的新途径,形成高水平装备体系。
31.推进“增收优支,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扩大学校收入及支出预算目标,增加在“人”方面的经费支出数额和比例。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大力发展高端非学历培训。挖掘和培育学校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学校创新驱动做好坚实的支撑。创新性地设计常态筹款项目和专项筹款项目。探索基金增值保值新途径,提高基金会资金的实际收益率。提高经营性资产支撑一流大学建设的贡献度。
32.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嘉定校区学生社区整体回购、维修工作。加快推进沪北医学与生命科学园区建设以及已立项基建项目的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土木学科大楼、土木抗火试验室的立项及前期工作。启动浙江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安亭先进技术研究院、沪西校区及周边改造、延安师生培训及创新创业基地、深圳国际联合研究院等校地合作项目论证和前期工作。
33.强化资产和校园环境管理。推进校园系统性的规划优化。落实校园整治美化,提升校园环境。建立学校公用房屋资源信息化系统,推进公用房屋资源的科学配置。根据新的培养方案变化,调整、新增适合的教学空间。全面梳理、统筹管理学校各类教学空间。
34.实施智慧校园工程。制定“智慧同济,智慧教育”规划纲要,加强信息化工作顶层设计。建立校务大数据辅助决策平台、院校研究数据中心、本研一体化教学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对校务决策的支持作用。推进校园网基础建设,加强网站(系统)安全管控规范化和标准化。整合面向师生的各类应用和数据服务,全面提升师生信息服务的获得感。
35.加强校友工作。坚持以服务为根本,启动校友大数据平台建设,挖掘校友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整合校友资源,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的校友资源数据基础。以发展为引领,通过打造校友基金,校友产业联盟等事业共融平台,助校友与学校共成长。以制度为保障,完善校友会作为社会组织自身的规范化治理体系。以合作为导向,加强与海外校友联络,邀请杰出科技人才参与学校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