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 落地与实干——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同济模式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8-04-28浏览次数:875

新工科的提出,不仅为工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了全新视角,也是对风起云涌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作出了响亮的回应,提出了工程教育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模式”。同济大学立足工程教育的国家需求、战略指向,基于学校百余年工程教育的历史传承与优势特色,将传承与发展融合,将新工科发展战略和理念落地,大力探索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同济模式。

从专业与课程做起。新工科对深化传统工科专业内涵改革和改造的着力点在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落脚点在于最基本的教学单元——专业与课程。2017年初,学校开展跨学科、跨学部的交叉课程与课程群建设,第一批96门交叉课程入选,其中专业课占60%。学校给予交叉课程与全英文课程相同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力度,允许设立共同课程负责人,承认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专设教学促进津贴。与新工科相关的新专业建设列入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并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提升改造。学校要求新工科专业的交叉课程在专业课的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2018年,同济大学获批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大数据与物联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海洋技术、车辆工程(四年制)等7个新工科专业。其中,同济大学是全国唯一获批智能建造专业的高校,是获批智能制造专业的4家高校中唯一一所985高校。

从研究和实践做起。2007年,学校成为国家工程教育综合改革的十所高校之一,2010年首批进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序列。2009年起,学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改革,在国际化、数理强化、学科交叉、导师制、本研贯通、复合型等方面积累丰富的改革经验,为新工科专业的设立和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提供可借鉴模式。2018年,5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2项为综合改革类,3项为专业改革类。项目由学校统筹规划,发动职能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以综合改革的形式探索解决新工科最关键的体制和机制上的瓶颈问题。

从创新创业做起。创新创业能力是对新工科人才的首要能力要求。学校在2016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工科建设的全过程,建立“100-50-10”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50%的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学程,10%的学生创办优质的创业企业。2017年,首次推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吸引28名新生。

从组织架构做起。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体制机制上的支撑,需要政策协同,所以组织形式、政策环境的改变和改革必须先行。同济大学成立本科生院,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成立智能建造研究中心、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建筑及新能源中心等跨学科项目平台,在促进多学科联合培养的同时,促进科教结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校级实体性平台学院的形式打造共生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和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从组织架构上为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搭建协同育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