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深化二级学院法治建设,进一步扎牢依法治校根基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23-05-09浏览次数:988

同济大学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依法治校工作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上,组织二级学院创建“依法治校标准(示范)学院”,全面推动校院两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并取得显著成效。

校院联动共建,推动法治建设扎实落地。2020年,学校发布《同济大学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配套出台《关于开展同济大学依法治校标准(示范)学院创建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进依法治校标准(示范)学院创建工作。依法治校示范学院创建工作涉及学院组织领导、建章立制、内部治理、规范管理、权益保护、法治宣传等方面。各参建学院将该项工作列入学院重点工作任务,建设初期“对照干”,由院党委牵头,主动谋划,对标创建工作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指标;建设中期“扎实干”,以师生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像钉钉子般务实用力,把依法治校融入、贯穿学院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建设后期“凝练干”,结合学科的特点,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形成“能展示、可复制、便推广”的工作亮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初,全校已有11个学院获批示范学院4个学院获批标准学院;第三批示范学院创建工作已经启动,该项工作推广到所有建制完整的二级学院,实现创建工作全覆盖。为切实深化基层学院法治建设,学校先后召开启动会、培训交流会25场,实地宣讲19次,组织18个参评学院现场评估,全过程融入示范学院创建过程,并指导各项工作。通过依法治校标准(示范)学院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各学院将“依法治理”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迫切任务,作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要求,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校院协同共建,促使治理成效切实显现。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依法治校工作体系,设计顶层规章制度更趋科学合理;同时,指导学院提高基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针对制度体系缺失、文件内容陈旧、执行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结合学院工作实际,精准施策、深化改革,修订完善教学、科研、学生、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形成特色鲜明的规范、科学、清晰、统一的内部管理体系和学院制度体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深度清理和优化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从最初的198个优化到目前的85个,大幅度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出台《同济大学经济与管学院行政体系治理办法》,就院系治理、行政部门设置、部门(负责人)职数及任职期限做出规定,并设置考核机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构建由多项议事机制组成的分层级治理体系框架,形成以党政联席会为决策机构,重要事项党委前置把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评定分委员会、学科委员会专项讨论,教代会、学代会民主参与的决策联动齿轮机制,同时发挥教授委员会、发展咨询委员会顾问作用,构建学科、学术、学风齐头并进的高效治理模式,已经形成依法治校典型经验推广范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涵盖招生、培养、评优、就业等全过程的三全育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的优质教学资源辐射推广至全国500多所高校;学院从八个维度系统构建符合精细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解决学院实验室体量大、空间紧张、楼宇分散等管理难题,成为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典范。

校院系统共建,探索二级运行模式创新。“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依法治校示范学院创建工作为学校和学院提供了创新校院二级管理和运行模式的契机。学校组织所有职能部门全面参与创建和评估工作,深入18个参评学院听取学生、教职工的意见,组织各个学院跨院系深度交流、互通有无,增强学院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将“依法治校”理念深入学院建设各个方面,指导学院不断提升法治建设能力和治理水平;促进各个学院间交流互鉴,搭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互动平台,为促进学院建设现代治理体系、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创建工作,各学院逐步形成按章办事的管理文化,并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各项考核中,建立反馈与改进机制;尤其注重落实师生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代会、学代会的职能,尊重和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利,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用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提升基层管理和决策的精细化水平;学校建立基础数据库,为学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各学院构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学院各项事务全流程监管,优化管理服务,提升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师生满意度和获得感。

依法治校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师生能够感受到的成效。同济大学将紧密围绕教育现代化改革建设需求和学校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牢牢把握核心是师生、重心在基层学院、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不断提高师生法治意识,构建更加完善的校院两级治理体系和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