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科学浸润、名师引领、厚植基础、注重交叉”的培养思路,在组织领导、人才特区、培养体系、招生选拔、质量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抓牢抓实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强基计划”,大力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全力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为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运行机制。学校坚持全方位谋划、全要素改革、全周期支持、全链条衔接,全面构建多学科交叉机制、探索多样化培养模式、提供多出口制度设计、促进多主体协同育人、催生多方位综合变革,打造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培养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将“实施基础学科提升计划”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统一领导、强化部门协同、强化校院联动,系统谋划、资源统筹、政策保障。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领导小组”,由院士牵头、各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由分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相关学院院长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本科生院下设拔尖创新教学中心,负责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强基计划的日常管理。强化责任担当,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和管理服务效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采用“新生院+专业学院”的管理方式,学生第一年在新生院,在新生院期间,由基础学科学院派出教师担任班主任,第二年不再参加主修专业确认直接进入基础学科学院学习。强基计划采用书院制的管理方式,2022年新设“国豪书院”解决跨学院、跨专业、跨校区资源协调问题,有力支撑专业交叉培养。
凝聚价值共识,服务国家需求。在全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凝聚价值共识,确定了与“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新时代同济文化一脉相承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同济大学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展完善培养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创新招生机制、建设一流课程、打造精品教材、强化实践创新、拓展交流融合、提升育人能力、涵养质量文化等专项行动计划。明确要依托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引导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未来自然科学家;依托强基计划,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引导学生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学校聚焦科学前沿、国家战略需求和“卡脖子”技术领域、上海战略定位和同济大学学科特色,在“基础厚重、工科带动、交叉互动”的理医文工协同发展的格局下,通过李同保院士、裴钢院士、蒋昌俊院士、杨树兴院士、张弛院士等基础学科大师领衔,依托校内外前沿科学中心、大科学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围绕“任务驱动的有组织攻关”和“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探索结合重大工程、重大科研项目的人才培养机制。
建设人才特区,汇聚顶尖师资。学校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优化基础学科人才考核,探索人才特区建设。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权下放到至二级学院,实现学院人才工作的责、权、利相统一,加强基础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为学科发展赋能。根据各学科相关特点,统筹优化人才薪酬、启动经费投入方式,对高层次人才实行长周期评估,不断完善同行专家评议,逐步试点国际同行评议,充分激发高层次人才的活力和主动性。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东京工业大学引进了宇宙学研究团队,积极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与高度研究前瞻性的基础科学研究队伍。同时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开设研讨荣誉课程,打造探究创新能力系列高阶性课程。
升级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模式。学校依托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力学、化学6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生物技术5个强基计划专业完善“2+1+X”(2年通专基础、1年专业核心、X=1-6年本研衔接专业学习与学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强化知识图谱、强化思维方法、强化实践训练,严格控制总学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留足时间和空间,本科一年级强化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二年级以通专融合课程为主,三年级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和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个性化辅修学位学习,四年级依据导师指导实施本研衔接培养。打造学业导师(Academic advisor)+朋辈导师(Peer instructor)+项目导师(Project instructor)师生共融的APP导师制,施行“共性基础+个性发展”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链、创新实践链、交流合作链三个链条为横向培养轴,以本硕博一体化为纵向培养轴,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能力进阶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夯实学生的共性基础;因材施教,制订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构建“学科专业+”微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的个性化、进阶式人才培养路径,引导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我设计、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结合同济优势工科,多学科联动,提炼重大国家工程中的科学问题,鼓励拔尖基地学生直接参与相关研究,进行科研素养前置培育。
创新招生选拔,贯通培养路径。探索以创新潜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多渠道选拔对基础学科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青年英才,加大招生与培养、深造等多环节联动,实现选才、育人、成才的有机统一,形成名校、名师、优秀学生的良性循环。一是依托中学生英才计划、苗圃计划等,探索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合作、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知识储备和潜力挖掘方面的有效衔接。学校依托数学、物理、生物、计算机、化学5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配备高水平导师队伍,2022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粱韵哲同学入选ISEF国家队,作为上海市唯一、全国仅7人入选的队员,参加生物学国际交流。二是增加基础学科招生计划数,试点“高考直接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综合考察、多元评价、择优录取,对确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在二次选拔时无需参加考核,直接录取,如数学拔尖基地在二次选拔时规定,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三等奖及以上的报名新生直接录取,高考数学单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优先录取;适度放宽强基计划的入围考核资格,扩大报考资格范围,吸引更多对基础学科有兴趣的优秀学生报考。三是实行动态考核、灵活退出机制,加大拔尖基地学生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建立优秀本科生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提前选报研究生导师制度,深化改革以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选拔机制,建立基础教育到本科、再到博士的自主、多元、综合选拔机制,实现人才成长过程的贯通性。
涵养质量文化,推动持续改进。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改进为基础,唤醒危机意识、提升质量意识、规范制度约束、激发自主行为、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改革,构建“从质量控制走向质量文化”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新路径。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强基计划单独纳入学校本科专业评估的范围,定期组织开展校内专业评估,推动持续改进。创新整合教育、管理、文化和技术要素,实现教学过程向育人过程、质量管理向质量治理、制度约束向价值追求、信息化向智能化的“四个转变”,涵养质量治理生态,践行“学术与育人”第一价值追求,营造大师引领、朋辈互促、氛围熏陶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