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开展“立体阅读”活动、积极探索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2011年第4期)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1-06-03浏览次数:266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总书记这一论述阐明,高等学校除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外,还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

自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之后,同济大学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学校图书馆立足本校的设施条件和人才优势,突破传统服务范畴,积极有效地利用多方资源,开辟“立体阅读”的活动形式,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探索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

所谓“立体阅读”,是融展览、讲座(含现场讲解)、演出(含影视纪录片播映)、文献阅读、与读者互动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全方位、多层次地传承优秀文化的系列宣传活动。同济大学的“立体阅读”活动以“文化·传统·经典”为定位,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艺术、人文主题,将单一、平面的纸本或电子阅读形式转变为声、光、色等多元形态,充分发挥读者大脑两半球皮层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各自特定的机能优势,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读者轻松接受信息传递和加深记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获得了广泛的读者认同度。

从2008年起,同济大学已连续4年组织了6个主题的“立体阅读”活动:“粉墨中国”用展览、报告、舞台表演等形式,向大学生们展现中国传统戏剧和水墨画等传统艺术的魅力;“缤纷华夏”反映中华各民族的舞蹈菁华,培养大学生们多方面的审美情趣,加深对我们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认知与认同;“再现敦煌”采用观展览、听讲演、看电影、读名著、享互动五位一体的模式,展现大型敦煌复原壁画精品;上海世博会开幕之时举办的“经典上海”让同济学子进一步感知中国城市文化的精髓——海派文化;纪念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逝世100周年的立体阅读让同济学子在忆伟人、读名著中接受文学的洗礼;“中华记忆”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现中国古代建筑、古遗迹、书画、古乐等古代文化的魅力。

目前该校正策划和准备在大运河申遗、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中德建交40周年等重要节点推出相应的“立体阅读”活动。

“立体阅读”是同济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之举,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立体阅读”在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每期活动期间,每天都有近万名读者参观和参与各项活动,读者赞誉不断。比如,属“经典上海”立体阅读活动之一的“城市声音——上海经典老歌演唱会”上,主持人在每首老歌演唱之前,都要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主唱、演唱的风格等。一位观众在网上留言:我对这种形式的演唱会感觉很棒,演唱会的创意和台词很吸引人。” 老上海经典影片展映和名家讲坛现场异常火爆,“上海今昔”网上知识竞赛吸引了数千名读者参与,“怀旧上海”名著推荐使许多作家的作品借阅量和网上点击率激增。大学生们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养。

如今,“立体阅读”活动不仅在同济校园和周边社区产生强烈反响,许多高校也纷纷专程前来调研取经。“立体阅读”已经在不少上海和外地高校图书馆中得到了推广,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不同程度地采纳或引用了同济大学“立体阅读”的做法,举行了类似的活动;九江学院也借鉴有关经验,开展“庐山文化传承”的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华中科技大学在专程调研中建议同济大学举办全国高校图书馆的“立体阅读”观摩研讨班,并建议建立“立体阅读”系列活动协调网络,希望设立专门奖项进行推广。国内外业界同行也对同济大学图书馆以“立体阅读”形式传承文化的做法予以了高度评价和肯定。2009年,同济大学图书馆因开展“立体阅读”和一系列创新服务的举措获得了“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创新奖”(中国获此奖项的同济大学图书馆是第二家,广东省东莞市图书馆2008年首获此奖)。

同济大学图书馆的“立体阅读”活动从探索阶段不断走向成熟和成功,得到如下经验与体会。

一、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开展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工作

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有其特定的设施、人才和地利等综合性优势,应该积极响应并落实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努力突破传统服务范畴,开创各种深受青年学生喜爱的服务形式,积极主动地承担文化育人职能,因地制宜地开展文化传承工作。不管“分内事“,还是”分外事“,只要有条件和能力,就一定要努力去做好。

二、策划选题是“立体阅读“活动的关键

“立体阅读”的前期准备工作往往需提前2-3年启动,从策划选题、接洽合作单位和赞助企业到收集并组织展品资料等等,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都相当耗时耗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策划选题,选题既要考虑读者的兴趣和需求,也要注意图书馆自身的资源条件和资源收集能力。比如,针对同济大学以理工科学生居多,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但了解不深的现状,学校选出了京剧、中国民族舞蹈、敦煌文化、海派文化、纪念托尔斯泰等拥有深厚的读者兴趣和广泛关注度的主题。一位土木学院的博士生观后感言:“对于同济这所以工科为主的学校更需要人文、艺术、传统等方面的知识来丰富、拓展大家的学习生活,让大家的视线从公式中跳向色彩、线条、音符中去。”学校丰富的馆藏资源也为此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与国内外相关单位的合作又实现了更多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活动的丰富和精彩程度。

三、开展“立体阅读“要重视与读者的互动

在立体阅读活动中,学校图书馆相当重视与读者的互动环节,短文、漫画、摄影作品和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征文大赛收到了读者不少富有创意的作品,网上知识竞赛读者踊跃参与,反响很好。在与读者的互动中,很好地激发了读者的创意、热情和深入学习的动力,大大提高了读者的学习效果,也有效地检验了立体阅读活动的成效。

四、“矩阵形”组织体制保证“立体阅读”工作长期实施

为保证“立体阅读”工作的长期实施,学校图书馆采用了“矩阵形”的组织体制。平时由一个不超过2-3人的工作小组对“立体阅读”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和选题,一旦项目确定,准备工作开始,即可抽调图书馆各部门的人员组成一个临时班子,分工从事项目的具体筹备和实施。一旦项目完成后,抽调人员回到原岗位。“矩阵形”组织体制有效保证项目的组织实施,不占用太多的人力,人员队伍的机动性有利于锻炼和培养人才,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立体阅读”的成功离不开资源共享、信息协调与馆际合作

“立体阅读”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同地域图书馆之间的“立体阅读”资源共享与馆际合作就特别值得提倡。为节约成本,展板、文献、影视纪录片等等资源可以在同地域图书馆之间相互借用,实现共享。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大项目,各馆还可以集中资源、统一规划和分工,然后将建设好的项目放在各馆间巡回展示。此外,为防止选题内容的“撞车”,同地域图书馆有必要进行实时信息沟通和协调。一个地区的图书馆学会或高校图工委网站还可开辟出“立体阅读”内容预告栏目,方便广大读者获取信息,方便业界交换项目、探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