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产学研优势力量合作创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2012年第1期)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2-01-16浏览次数:276

国内首个“创新联盟”日前在同济大学诞生。
2012年1月14日,同济大学和国内在新能源汽车、地面交通、信息等领域具有优势的13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正式签约成立。
“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集结了国内著名高等院校(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著名科研院所(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力量,将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建设成为一个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的创新联盟。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多主体间的交流、合作与融合是实现“未来创新”的必由之路。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鼓励高等学校要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我国拥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队伍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是长期以来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突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创新的体制与机制相对滞后。“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将本着“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打破各主体间的体制壁垒,积极探索高校与高校、高校与院所以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创建有利于合作创新的环境氛围,进一步发挥联合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当前,汽车保有量和使用量持续增长带来了能源、环境和交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节能、环保、舒适、安全、可靠、畅通的先进地面交通成为了当代交通发展的主题。积极发展综合智能交通,实现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与道路建设、智能车辆的智能一体化协调与控制,成为了当前道路交通体系发展的热点。“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的成立旨在面向国家战略性、前瞻性和关键性需求,围绕地面交通发展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核心共性领域,开展深层次、高水平、国际化、可持续的合作创新。这一举措将进一步促进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组建一流的国际化科研队伍,产生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地面交通重大装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提升我国交通装备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同济大学面向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结合上海市“科教兴市”主战略,通过搭建特色科技创新平台、凝炼与发展优势学科群、吸引并集聚高端人才和团队,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高速铁路以及磁悬浮等重大交通工具及地面交通系统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并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此外,同济大学高度重视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主导学科与相关学科等多方面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机制创新经验,充分利用嘉定校区地处上海国际汽车城的优势,形成了“一心两环”的发展战略,成为了上海国际汽车城的“知识发动机和人才发源地”。
在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产业路径规划、市场产品开发、政策法规制定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等在内的“创新链”中,政、产、学、研、用等多主体不停地转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的诞生进程中,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上海市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有力支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才得以使参加联盟的13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一同踏上了合作创新的破冰之旅,实践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共同致力于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