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为国家民族培养出更多的脊梁(2012年第3期)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2-03-27浏览次数:295

2012年3月18日至23日,《文汇报》“大学生当‘蓝领’”系列报道中陆续刊登了同济大学4位校友艰苦创业的故事:在上海大众的流水线上为新车“接生”的付涛;在南车株洲从车间工人到研发中心项目经理的游太奎;放弃本科文凭,甘心做一名“飞机医生”的顾理涛;奋斗在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女研究生蒋玲燕。他们用自己的事业奋斗历程为同济大学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生动诠释,为“同济精神”的薪火相传树立了鲜明典型。

裴钢校长由衷地为各位校友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感到自豪,特致以公开信,倡导和激励更多同济人向他们学习。在公开信中,裴钢校长表示:“无需区分什么“蓝领”、“白领”,能够为国家民族做贡献,为家人母校争志气,得到企业社会欢迎和认可,就是真正的“金领”……“百舸争流,不进则退。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同济大学,决心继续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同舟共济,追求卓越,为国家民族培养出更多的脊梁。”“脊梁”一词是拥有“工程基础、科学精神、人文修养、社会栋梁”综合特质的同济人的真实写照,已经成为了踏实勤奋、任劳任怨的同济人走进社会的一张名片。

今年正值同济大学建校105周年,也是同济大学工程教育百年华诞。从1912年“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的机电科到如今涵盖了建筑、土木、环境、汽车、海洋等众多学科的庞大的工科体系,同济大学百年工程教育的优秀传统和珍贵经验在历史的磨砺中不断积淀和升华。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同济大学开展了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教育逐渐成为了该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2009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深入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同济大学是2010年9月成立的“中欧工程教育平台”重要成员和秘书处所在高校,也是2010年11月成立的“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的主要发起和秘书处所在高校。

作为国内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同济大学目前正积极致力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学校紧抓有同济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这一主线,进一步强化国际化教育、实践教育“2大传统特色”,建立大学、中学和企业“3大联盟”,实行教学—科研—学科、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招生—培养—就业的“3线联动”,对招生、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方式方法进行“4项重大改革”,开展师资队伍、学风与人文环境、教学软件、教学硬件、质量保障体系“5项基本建设”,实施卓越生源、卓越师资、卓越环境、卓越课程、卓越实践、卓越管理“6个专项行动”,并形成各行政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系所全员投入、协同创新的工作态势,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