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创新机制,推进卓越人才培养(2012年第6期)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2-05-16浏览次数:218

同济大学2012年教学工作会议于4月6日拉开序幕,持续一个月,于5月9日落下帷幕。一年一度的教学工作会议,会期长达一个月,这在学校的专项工作会议中尚属首例。

今年的教学工作会议突破惯例,改变传统的总结、表彰和展望的会议三部曲,而是按照问题的提出、思考、解答这一逻辑过程,分成启动、调研、总结推进三个阶段进行,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唱响教育教学的大合唱。

一、会议启动阶段

会议启动即提出了3个问题:一是“教师在本科生培养方面的投入足够吗?”二是“如何开好课、上好课?”三是“教学保障条件足够吗?” 这3个问题不仅仅点出了同济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问题,更是当前国内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即如何切实保障高校人才培养中心任务的贯彻落实。而且上述3个问题从教学主体、培养模式与教学管理、教学保障三个方面设问,广大师生和各个职能部门均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找到思考的切入点和不同角度,从而真正发动全体、共同思考,在思维碰撞中凝聚共识,以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汇聚全校的智慧和力量。

二、调研研讨阶段

深入基层的调研和校级层面的专题研讨不仅成为了本次会议的最主要的部分,更是最重要的部分。在为期一个月的调研研讨阶段,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协同研究生院、教改办、质量管理办公室、人事处、设备处、财务处、外事办等各部门以及相关院系,共召开了20多次校级层面的专题研讨会,并与院系进行教学主题交流和研讨,深入走访核心教授探讨教学实践。通过《同济本科教学通讯》,及时发布教学相关信息,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学院基层和教师不仅在讨论会上畅所欲言,而且在会后也纷纷向教务处发来自己的真知灼见,献计献策,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大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学术治校、民主管理理念的践行,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这样的大讨论,校园内树立了教书育人的舆论导向,更加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引领氛围。

三、总结推进阶段

会议闭幕启动了又一个新阶段,即将所凝聚的共识转化为行动方案付诸实施,逐步对所提出的3个问题作出解答。

1、在如何促进教师的本科教学投入方面,以“本科教学是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为宗旨,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落实到岗位考核、学院评估中:进一步建设教授新生研讨课、推进本科生进课题进团队进实验室;继续完善教师职称评聘、考核、续聘的杠杆作用,引导教师投入教学,引导科研反哺教学;修订教学奖励金管理办法;制定本科教学基本状态考核方案;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依据。

2、在如何开好课、上好课方面,按照“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目标,完善教学基层组织,积极发挥教学名师、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教学团队的形式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新课试讲制度、完善助教管理制度;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立分层分级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师德品质、教学能力和专项教学技能;加大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促进宽口径人才培养;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要求;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试点学院”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在教学保障条件建设方面,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建设本-研教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优化本科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培训;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实验室的资源共享;落实实践创新活动的学分认定,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规范本科生国际交流的课程、学分和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开拓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规范兼职教师聘任办法。

2012年的教学工作会议已经闭幕,但同济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不会停留,改革之路将渐行渐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