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管理、加强培养、多重激励 同济大学引导教师潜心育人 (2012年第8期)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2-06-25浏览次数:342

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同济大学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以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机制帮助教师个人发展,以评聘和考核为杠杆强化管理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加大教学投入,从而切实保障人才培养中心任务的落实和学校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引进与培养

学校坚定树立教学是第一中心任务的观念,将参与本科教学工作作为所有新引进教师的硬性考核指标,对“*”专家、“*”和“*”等海外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承担本科核心课程讲授,参与本科教学改革的任务。学校还在面向海内外的公开招聘中,留出专门额度用于招聘高校和企业的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热爱并懂得教学的“卓越人才培养教学关键岗”人才,从而进一步壮大教学一线的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真正把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教书育人任务的特点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因此学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2011年,学校成立了“同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原有的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集成和优化,打造多层次、多元化、全覆盖的培训体系,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同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对培训对象进行分类分层,不仅有面向所有教师的教学法和师风师德培训,有针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和老教师的初步和阶段提高性培训,还区分学院行政领导、教务员、导师等岗位,开展专门的教学管理培训。“同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建设成为多功能教师和教学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并力争成为国家的示范中心。

为促进学校双语和全英语课程建设,学校从2008年起,实施《与国外院校合作开展英语教育短期培训课程项目》,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高校进行语言培训,学习双语教学法。2011年,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共建中芬师资教学法培训项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中芬两地培训方式,通过“一对三”辅导,学习新教学法、教学理念和工作方式,特别学习了面对多元文化背景学生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大力提升了教师面对国内外学生的教学水平。

学校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工作学习,参加工程项目和产学研合作,即将出台《关于实施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的管理暂行办法》,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和合作拓展能力,树立协同育人观念。

——管理与激励

同济大学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念,通过岗位设置,实行自主选择下的教师分类管理。学校将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并从学校的学科特点出发,在国内首创对教学型教师进行细化分类,推出了面向公共基础课的教学Ⅰ型、面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II型和面向工程教育类的教学III型的管理模式,形成全覆盖的教学型专业技术评聘系列。其中工程教育类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建立了与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相符合的教师评聘机制,为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了保障。

按照工程教育的特点,学校鼓励从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并使其成为校内师资的有益补充,学校制定了《同济大学兼职教师聘任管理暂行办法》,探索将兼职教师纳入到学校教师团队整体管理的新模式,形成校企教师的互通机制。

针对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灵活运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考核和评优等制度杠杆,充分调动各类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参与本科教学和招生等社会服务活动设为教授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将师德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加强对教学量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考核,在续聘中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实行解聘、低聘或转岗,切实保障高水平教学质量。在土木工程国家试点学院,在新进教师独立开课尚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针对性地提出全过程旁听至少5门(其中至少有一门是全英语课程)名师讲授的本科生课程,并参加教学辅助工作的要求,新进教师还需对每位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作出评价。

学校积极实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的工资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2008起,两次调整教学业绩点的津贴,额度标准提高到原来的3倍,此举更好地协调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

学校各项人事政策均对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倾斜。从2010年起实施的“青年英才计划”,专设“教学型”青年英才,对在教学和教改一线承担重要任务的青年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为促进和激发中年教师的学术热情和创造力,将实施“中年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对长期担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一线教学的中年教师提供特殊岗位津贴。学校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讲课竞赛,促进教师教学技能、讲课水平的不断提高,营造热爱教学、投身教改的氛围。同时,充分利用“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为全体教师树立典范,引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