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是国内最早提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学校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课堂内外全方位渗透、全面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形成特色教育理念和体系,并结出丰硕成果。
2007年起,同济学子获国家级竞赛二等奖以上1300多项,在欧洲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美国土木工程大学生竞赛中挑战世界顶尖名校。“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在2.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积聚了1800多家设计类企业与工作室,其中近80%的企业为同济师生创办或参与,打造了“同济系”企业品牌优势,2013年该经济圈产值已超过230亿元。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搭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学校着力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由《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理论与实践》、《学生创新实践中的技巧与方法》等15门核心课和126门通识课组成。每年举办50余场创业讲座,内容涵盖创业经历、创业想法、盈利模式、经营管理、财税、法律等,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知识传授。
开设《可持续发展与未来》、《低碳建筑与人居环境》等70多门可持续发展类通识课程,强化价值观引导。开设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要求在3个学期内完成7门可持续发展通识核心课程、15次公共讲座和64学时的课外实践,旨在帮助学生积极思考自身专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更好地适应并推动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多项支撑保障并举,激发师生参与热情。
在培养方案中专设2分创新创业学分,引导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创业实践、加入教师科研团队、参与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等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记录在校学习期间的创新创业活动经历和取得的成果,设立“第二张成绩单”。
2007年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大学生创新俱乐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实施,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构建国家、上海市、学校、学院(系)四级的创新实训网,覆盖全校80%的本科生。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提供保研资格、校内各级各类实验室及工程中心的开放政策等保障,提供专项配套经费支撑,优先资助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
聘请企业家、教授、风险投资专家等组成导师队伍,为重点孵化的创业企业提供辅导。为教师设置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专门工作量,制定《同济大学校外兼职教师选聘与管理实施办法》为兼职教师提供保障,实现校内外指导教师同时支撑。
成立学校技术转移中心,搭建学校与社会之间人才、知识和科技成果交流与转化的平台,引导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直接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分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初始资金。该基金从2006年创立之初的200万增长到2500多万,已先后资助103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吸纳700多位创业者,资助企业中近半数是依托学校科技成果进行创业,共申请国家专利160多项。
三、借助中芬中心合作平台,强化国际化创新实践。
中芬中心是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联合建立的国际创新知识平台,中心注重内部空间设计,弱化等级次第,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创新潜能。2011年,中心面向全校开设8门跨学科创新课程,首届“移动课堂”由来自30个专业的86名学生在中国至芬兰的火车上完成由海尔、永久、沃尔沃、通用电梯等企业委托的10个创新项目。至今,“移动课堂”以各种形式已成功举办4届。
2013年,中心整合推出创新创业辅修项目,培育跨学科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提供国际商业项目实践机会。辅修项目学习3个学期,每学期20多门课程,由入门型向知识型、实践型逐步递进。课程开放度高,可以列入本科生公共课或研究生跨学院选修课程;课程时间灵活,结合国际师资、企业师资及跨国线上授课等将密集型课程融入学期安排;考核方式多样,不仅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还请业界评价学生项目成果。
四、 建设“同济创业谷”,打造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
2013年5月,由旧厂房改建而成的“同济创业谷”启动,弥补大学创新创业链条缺失环节,打通从校园到科技园区的“最后一公里”。“同济创业谷”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场地、设备等支持,建设开放共享的项目孕育平台;提供法律、税务、工商等创业咨询;搭建“微型秀场”为进驻项目组织推介宣传和展示交流平台;与企业互动,实现企业对项目团队的陪伴式辅导,鼓励企业带着课题、配套资金和带教导师进入;与政府签约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政策和服务特区;结合行业协会、校友会、投融资协会、青联组织等社会组织,广泛吸纳社会资源;设立“同济创业谷专项基金”,形成“大学统筹、政府引领、企业示范、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格局。
一年多来,“同济创业谷”吸引175个申报项目,签约入驻37个,企业委托项目17个,政府项目7个,近200名学生成为首批创业谷会员,涵盖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各个层次。孵化项目匹配经费180万,已有3个项目通过“创业谷”平台争取到110万融资实现商业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