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起,同济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全面开展对井冈山大学、新疆大学、大理大学、宜宾学院和九江学院5所高校的对口支援工作。十年来,同济大学集全校之力,不断探索有效路径,丰富形式内容,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升受援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学校坚持“立足实际、突显特色、以点带面、规范运作”的原则,形成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组建了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各职能部处负责人和学院党委书记为基层单位第一责任人;注重顶层设计,同受援高校一起商定对口支援工作规划,与井冈山大学确定“三个行动计划共演一台戏”的具体工作目标;设立“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专项经费,出台政策认定教师的对口支援工作量;建立全方位互动交流机制,十年来召开高层工作例会30余次,校级互访300余人次,中层互访1500余人次,学校与受援高校签订校级协议11份,部门、学院协议30余份。
二、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显著提升受援高校师资队伍水平
通过兼职互聘、进修深造、定向培养、优青支教、结对帮扶等方式为受援高校培养和补充高水平师资,实现学科框架有效对接、教师团队有机贯通、素质能力本质提升。与井冈山大学签署研究生导师培养协议,3名教师获聘同济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招录井冈山大学、新疆大学53名在职教师攻读同济大学定向博士生;先后选派1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赴疆支教,选定高水平教师与新疆大学59名教师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2名教授分别获批新疆自治区“天山学者”讲座教授和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计划;十年来共接收5校248名教师来校学习进修。
积极创新,注重实效,全力提升受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学科专业建设、质保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学生联合培养等,帮助受援高校打造特色学科、提高办学层次、夯实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指导新疆大学土木工程和建筑学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高教专业评估,开创自治区高教评估之先河,并帮助其获批“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帮助井冈山大学获批首个“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指导修订本科培养方案,建成4个国家特色专业、12门省级精品课程,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研究成果获评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生就业率超过全省3.2个百分点;接收宜宾学院5个专业81名、井冈山大学19个专业302名本科生来校学习,联合培养12名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通过教学研讨、短期课程示范与远程视频授课等方式,帮助受援高校教师拓宽教学思路,创新教学形式;协助或联合共建近百个教学实践和实习基地,吸引3000人次师生参与实习实践活动;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型学科竞赛,井冈山大学学生近五年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奖1000余项。
搭建平台,加强交流,不断提升受援高校科研服务能力
指导或联合受援高校申报并获批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井冈山大学实现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零突破,获批1个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2个博士后工作站,获批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建立中外合作实验室;建立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宜宾研究基地;不定期选派专家赴受援高校举办学术报告近300场;帮助受援高校为“一带一路”建设、“吉泰工业走廊”规划、井冈山大桥安全监测、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管理、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乌鲁木齐高架快速路工程等地方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努力提升受援高校整体管理水平
指导受援高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章程、校园建设规划的制定工作;受援高校99名管理人员来校挂职锻炼,选派7名优秀管理干部赴受援高校挂职;为井冈山大学图书馆、保卫处、后勤集团等开展业务培训200余人次;与新疆大学签署《学生工作合作协议书》,在少数民族学生交流、辅导员、就业、思政等领域联合探索管理方式的创新;分别向井冈山大学、九江学院捐赠图书3.6万册和10万元;为受援高校捐赠或推动捐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4000万元。
凝心聚力,精诚合作,创立对口支援工作品牌
自2006年起,学校与井冈山大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全面合作,投入100余万元,将井冈山大学初具雏形的舞剧《井冈山》打造成一部高水平的音乐舞蹈史诗。至2015年该剧已演出189场,观众20万余人次,节目受到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及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成为两校对口支援的标志性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连续3年被确定为江西省高雅艺术进校园重要剧目。
三、总结创新,携手共谱对口支援新篇章
十年来,同济大学的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一些经验。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领导重视、顶层设计”是前提,“对接需求、真情投入”是核心,“健全机制、互动沟通”是关键,“搭建平台、创新方式”是保障。
指导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在受援高校“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节点,学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专家赴受援高校参与谋划,帮助指导受援高校厘清思路,明确定位,聚焦重点,凸显特色。同时从实际出发,与受援高校商定年度工作计划,明晰具体工作任务,为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和保障。
互派干部挂职校级领导。同济大学先后选派6名优秀管理干部赴受援高校挂职校级领导,井冈山大学也选派1名干部挂职同济大学校级领导。挂职干部的互派交流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工作作风、高效的模式方法传播开来,有效推动受援高校转变办学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构建全方位互动工作机制。同济大学与受援高校建立了学校、学院、师生各层面的全方位交流互动机制。十年来高层互访交流频繁、中层交流扎实有效、基层互动自发活跃,形成“点面辐射、上下互动、全员参与”有效工作机制,保证支援工作高效、深入、持续开展。
创建学术交流新平台。在不定期开展讲座与交流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在受援高校搭建学术交流新平台---井冈山大学“同济学术周”和新疆大学“同济讲坛”。至今,“同济学术周”已连续举办五届,“同济讲坛”已连续举办三届。新平台整合了专场讲座报告、名师示范教学、专题学术研讨、管理经验交流等多项内容,集中展示学术前沿理论、科研创新思路、教育教学方法、管理理念与方式,促进受援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有效提升。
同济大学的对口支援工作受到教育部和受援高校的充分肯定,获评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十周年典型经验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