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于2016年11月17日在同济大学揭牌成立,学院将通过创新办学模式,为全国乃至全球不断输送高端复合型人才,同时推动在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和变革中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将成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服务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强有力抓手。
接轨国际,创新学院管理的体制机制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将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全方位与国际接轨,打造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
学院将采取全新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负责制定学院发展战略、任命院长和筹措资源等;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著名企业高管等成为委员会成员,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建议咨询;成立知识产权学科委员会,打造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国际顶尖知识产权学科。
学院将在全球范围内选拔高水平师资,现阶段计划设置专职教师30人,通过教席制、模块化引智和访问学者等渠道吸引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计划规模60人)进入教学科研团队,外籍师资的占比将超过三分之一。
瞄准高端,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国际性、实务性和前瞻性原则,以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通晓知识产权领域国际规则及具有国际知识产权事务对话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
11月9日,同济大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签署协议,双方将面向全球招生,共同培养知识产权法硕士。这是该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7个、中国首个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双方将联合成立国际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招聘师资、选录学生。WIPO将在国际招生、奖学金、图书资料、国际师资、学生实习等方面提供支持。毕业学生将获同济大学和WIPO颁发的双证。该项目将面向全球首招30名硕士生,2017年9月正式开学。
同济大学自2003年成立知识产权学院以来,已成功实施与德国洪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合作培养法律双硕士项目,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合作培养知识产权管理双硕士项目,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培养卓越专利代理人法律硕士项目。同济大学还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上海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上海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已培养、培训了大量国内外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
服务创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识产权智库
在培养高端人才的同时,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也将密切跟踪国际知识产权的发展动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智库,增强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界的声音,助力上海建设亚太知识产权中心。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年在同济大学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几年来,研究基地已完成30余项知识产权专题研究报告和7项涉及国家知识产权重要决策的研究报告,以《信息速递》、《工作动态》的形式,为国务院、有关部委、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已多次获得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领导的批示、采纳和认可。
同济大学还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成立了中欧创新合作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拥有数位中国科技部——欧盟部长级“中欧创新合作对话”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重点项目,科技部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依托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与宝钢、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华为、德国拜耳、德国西门子等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将得到更加直接有效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