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深化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构建研究生高质量教育体系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21-06-02浏览次数:987

同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着力推进研究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行,全环节落实立德为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书记、校长等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教学一线,主讲“中国道路”。学校自主审核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思政队伍博士计划,全面提升思政教师队伍水平和思政课程质量。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济大学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管理办法》《同济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同济大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细则》中,明确要求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凝练设计研究生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方法,设立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专项。2020年启动首批37项课程思政建设,牵头发起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获批教育部“同济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和“工程伦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同济高等讲堂”研究生必修课程,邀请党政教育领域精英、学术大家、企业家主讲授课,每年约举行600讲,切实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学术素养和职业素养。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抓住招生选拔、论文选题、中期综合考核、论文准备与答辩四个关键时间节点进行思想品德和学术诚信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评聘、培训、考核和奖惩联动,全链条压实导师责任。修订《同济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与工作规范》,强调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全面推行“两岗合一、两权分离”导师资格和招生资格评聘制度,一方面取消导师任职资格单独审核环节,将导师任职资格与教师职称并轨,另一方面将权力下放,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学科情况制定《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及招生名额分配办法》。常态化导师培训制度,并作为新任导师招生资格必备条件。实行研究生导师岗位考核制度,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综合考核教书育人情况、学术贡献和培养质量,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招生资格、招生名额、优秀导师评选、绩效奖励等的依据。实施导师招生资格动态管理,每年约有近百名导师被限招停招,也有百余名教师新增进入导师队伍。选树在研究生思想引领、学术研究、创新实践等研究生培养方面表现突出的导学团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2020年,启动首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活动,表彰10个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10个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

多元评价和多向路径协同,全过程深化评价改革。博士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和硕士生复试中,赋予学院自主权,不唯分数,重视综合能力、学术潜力和实践能力考核。注重培养过程评价,打造多向培养路径,依托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加大基础学科直接攻博、推荐免试路径选拔力度,严格研究生培养过程关键环节选拔与分流机制,构建硕博连读、博士转硕士、结业转毕业等多选择柔性通道。2017年,制定《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标准及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成果的规定》,授权各学位评定分委会基于研究生教育规律和学科专业发展情况,强化学位论文主体地位,实施多元化学位申请标准。近年来,优秀学位论文、获奖、专利、标准、著作、成果转化等多维度评价要素逐步列入了研究生学位标准及学术成果规定中。升级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形成“效果评价、诊断评价、过程评价、毕业生调查、教师自评、同行专家评价”的“六位一体”教师评价,和“招生评价—新生评价—年级评价—毕业评价—毕业后跟踪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的“全链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交叉、贯通、融合和合作并重,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学校自主审核增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城市交通、知识产权和智能科学与技术4个交叉学科博士点,成立同济大学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强化基础研究,构建强基计划“2+1+X”本研贯通培养体系,制度化建设本研课程互通机制。发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科研和经费优势,研究生名额配置倾斜支持,试点招收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资助科研成果进课程、进教材,推进科教产教深度融合。依托上海市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率先建设全国首批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精英班;集合学科和附属医院力量,形成医学生命融合发展、基础临床转化互助的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新范式;以环/泛同济知识经济圈为基础,构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共生型实践创新教育生态系统”。研究生深度参与超过90%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近五年授予博士学位人均发表高水平论文年均增长10%以上,年均参与专利申请1100多个,作为完成人获得了多项国家、地方科技奖,积极投身助力港珠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等战略工程。深化中德中欧合作,在中德工程学院、中德学院基础上,聚焦智能科技与绿色发展,打造中德博士生院,培养能应对全球挑战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