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以“三个紧密结合”,服务国家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23-09-15浏览次数:10

同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全方位、多维度、高质量地服务国家语言文字事业,为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凸显文化育人。同济大学结合“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凝练打造“同济特色”育人文化。学校将语言文字运用和人文素养列入“知识、能力、人格”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将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和课堂内外师生的交流语言,将《专业汉语》《中国概况》作为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必修课程,国际学生须用汉语撰写和答辩毕业论文。学校推进语言文字类课程建设,建设四大类100多门课程,培养语言文字核心素养,涵盖大类基础课、通识公选课、专业课程、高端培训等课程类型,贯通本、研和继续教育。学校自2020年起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作为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交通运输和土木水利“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一带一路’专项”,将语言文化传播能力融入培养过程,培养既能服务“一带一路”工程建设,又具有中文与中华文化传播意识和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学校根据“一带一路”建设不同工种的汉语需求,组织编写应用于不同国别的“工种汉语”教材,并构建工种汉语在线学习平台。同济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自获批以来,积极践行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语言文字教育培训品牌,先后承接云南马关、甘肃渭源、甘肃麦积区的基层教师语培项目,并作为典型示范案例在教育部进行了交流。

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提升工作能级。同济大学通过高水平科研提升语言文字工作的创新能级和内生动力。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语言文字科研项目近百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开展各种语言文字学术交流。大批教师承担语言文字类学术职务,出版语言文字类专著、译著、教材、教辅书,其中在国外出版社出版专著5本。学校聚焦国家语言安全、城市应急语言治理能力、智慧城市语言服务和全球语言治理等问题,成立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决策咨询三位一体的“同济大学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成立全国首家针对老龄社会语言问题的“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对老龄化及语言蚀失等问题进行研究,提供语言认知康复服务。上海抗疫期间,学校倡议并组织编写了系列《抗疫应急语言服务篇》。学校牵头联合云同传平台“Trans On”及兄弟院校发起“语言大白守‘沪’行动”公益服务活动,为在沪外籍人士和社区防疫人员提供抗疫应急语言服务。学校将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乡村语言资源保护和传承研究,与城乡规划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学校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创建“国际学生专业汉语元宇宙学习中心”,实现语音校正、汉字纠偏、单句测评、语篇修改等自主学习功能。

与特色优势紧密集合,加强传承推广。同济大学发挥传统国际化优势,以语言促进合作,以交流推动文化融合共生。依托学校9大国际平台和3所国际专业学院,联合打造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第二批),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主场外交,务实推动语言文字的国际化传承与推广。首创了“熊猫叨叨——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项目,依托同济大学国际学生群体,在国内外众多平台,从留学生视角,用20多国语言讲述中国当代故事、传统故事、红色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好声音,让世界了解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学校自2022年起承办《中国诗词大会》上海地区公开选拔赛,举办长三角高校诗词大会展演活动,还与上海教育电视台共同创办了首次“上海外国人诗词大会”,将中华文字之美、诗词之美传播到全世界。学校图书馆以博物馆、闻学堂、文榷堂为基地,为师生提供汉字研习、书画诗词学习、经典诵读等多种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通过跨界合作已连续两年在推普周期间举办大型“汉字”文化展览,衍生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教育品牌。依托优势的设计学科,学校开展字体设计研究,面向社会举办汉仪星课堂、文字设计策展、字体设计展等活动,讲好中国汉字的美育故事。学校积极向中办、国办、教育部报送政策建议、专家建言,我校专家教授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文汇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发声。学校在云南云龙、甘肃麦积开展“汉字本源润乡土,中外牵手助振兴”活动,通过汉字本源文化讲座、主题活动、民众体验等活动,不仅助推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还带领“留学生行走看中国”,了解中国的乡村民族文化和脱贫攻坚成果,为中华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传承推广构筑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和大平台。

“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明确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作出的战略性部署。同济大学将继续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精准定位,高质量服务和推动国家语言文化的传承推广。